- · 自然科学史研究版面费是[10/07]
- · 《自然科学史研究》投稿[10/07]
游戏技术:再也不能低估的力量与价值(2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游戏与人类文明相伴而生、电子游戏是人工智能研究的副产品、游戏将成为元宇宙最先落地的应用领域、游戏产业将成为众多前沿技术的“隐形牵引力”“
游戏与人类文明相伴而生、电子游戏是人工智能研究的副产品、游戏将成为元宇宙最先落地的应用领域、游戏产业将成为众多前沿技术的“隐形牵引力”“技术孵化器”……中科院研究团队旗帜鲜明地定义并深入研究“游戏技术”,开辟了一个全新的交叉前沿方向,为“十四五”时期加强数字技术研究,加快建设数字经济、数字社会、数字政府,推动各领域数字化优化升级,打造更多数字技术和数字场景新应用提供了全新的视角。
游戏技术如何发展成为新兴生产力
数据显示,2021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965.13亿元,同比增长6.40%;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销售收入180.13亿美元,同比增长16.59%。《“十四五”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》提出,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,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,鼓励优秀传统文化产品和影视剧、游戏等数字文化产品“走出去”。近年来,各地为此做出积极探索,如《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(2019年—2035年)》提出,北京要建设“网络游戏之都”,在研发、出版、发行各环节坚持正确价值导向,引导网络游戏健康发展。
从采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先进科技成果,打下技术实体形态的深刻烙印;到进一步采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、游戏引擎、3D显卡、智能NPC(非人类玩家角色)控制、人工智能等最新科技成果,由技术实体形态进入游戏产业形态;再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跨界应用于军事、医疗、文化、消费、城市管理、社会治理等领域并获得正向反馈,游戏技术越来越“超脱”了技术和产业层面,升级成为推动不同产业数字化转型,走向数实融合、构建数字孪生体的核心工具,可望在更大范围内创造更多社会经济价值。
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进入更广阔、深远的融合阶段,整个社会即将迎来虚实互补共享共生之际,无论是人工智能、计算机图形学等技术系统中与电子游戏相伴相生、相互促进的技术分支,还是游戏引擎、虚拟人等诞生于电子游戏之中的独特技术,游戏技术凭借游戏体验极致追求的历练和打磨而积累的优势,正在逐渐成为众多数实融合新业务、新业态、新场景的重要技术支撑和基础设施。
某种意义上说,中科院研究团队重磅推出《游戏技术》报告,本身也是中国游戏产业、互联网技术、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发展受到前所未有关注与重视的体现。中国高度重视并重点支持打造游戏产业高地和数字经济航母,主要也是为了支持游戏、互联网积极发展壮大,作为中国数字经济、平台经济代表参与国际竞争,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,推动经济社会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占得先机。
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,电子游戏几乎和计算机科学同时诞生,此为游戏技术的“科学纪元”。1972年之后,电子游戏的娱乐属性逐渐被释放出来,伴随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,电子游戏迅速成长为全球最重要的数字内容产业,由此进入游戏技术的“产业纪元”。近年来,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,游戏技术开始突破传统游戏场景,被运用到数字文保、工业仿真、智慧城市、影视创作等越来越多不同领域之中,此为游戏技术的“社会纪元”。
图源/新华社

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竞争,大力发展游戏、互联网产业和数字经济、平台经济,尽快提升游戏技术发展战略层级,此其时也!
“游戏对芯片科技贡献率达14.9%”意味着什么
文章来源:《自然科学史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zrkxsyj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725/452.html